Sunday, December 14, 2014

點染

星期六下午收拾好海畔畫室,等NHK的記者朋友們來補拍製作夏愨村聲的片段。冬日海水份外澄藍,露台松樹長滿點點藍果,微風為室內帶來陣陣淡淡松香,不禁想念去年煮蛋煲咖啡煎腸仔八爪魚的早上。聽記者們採訪完我之後會到村聲編輯工作室去訪問,即嚷着要一起去。編輯跟我本不認識,當天他萌生起印製村報的念頭,便透過網絡聯絡各路村民一起創作。不過是五六十天前的事。當時畫好了夏愨佔領圖初版,偷偷在上班時間花了個多小時把高解像度檔案掃描給他。他卻說不夠好,想我把畫簿交給他影印或下班後往他工作室去﹣我覺得很麻煩,情況亦不許可﹣偵探社中一大堆工作未做完,身體亦不適,希望他可以接受我傳給他的檔案。最後他仍堅持從九龍抬來自己的掃描器,花了三個多小時在偵探社中掃描。過往遇過很多空有熱誠的合作夥伴,卻沒耐心和恆心把事情完成,當日大概也是抱着這種「係咪真係做得成」的態度合作,當然,後來發現大家都愛古本、兒童書、日本、老香港、文字等之餘,還發現編輯B先生罕有的有耐心,在今天的香港實在很難得。聽他訪問的部份亦很感動,希望第二、三和四版都能順利印製。
總覺得夏愨村的香港人都有些共通點。第一次去他工作室,一片古木氛圍間收藏了許多許多古本、木椅、木桌子、日文繪本、Art Deco燈飾等,還有一台活字印刷機!(我不太喜歡感歎號,但你說是不是要感歎?)工作室書架上舊香港文件和書籍一大堆,但英文古本更多,又有偵探們都熱愛的殖民地政府辦公室中的「遺物」。窗前草木幽眇,房中整潔雅緻,是我見過最整齊的收藏家之一。半透明夜光杯載的咖啡特別好喝。聊了一個多鐘頭後因記者們要趕往銅鑼灣佔領區拍攝便匆匆告辭。來不及吃B編輯先生和畫家清妍小姐為我們準備的小糕點和白酒。工作室中每一盞燈每一個深啡色木櫃都很美,三四十年代的傢俬總是表面沉實、線條簡潔,但隱藏着漂亮的坑紋和細節。
後來回到鬧市裏仍想着工作室的寂靜美好,不知道香港還有多少處類似的秘密天堂。晚上跟林茵從銅鑼灣佔領區一直走路至薄扶林道,當天我們因為明報街知巷聞而認識,之後便經常一起四出找尋故事,今天一起去散步是最理所當然的事。路過一片已不復再的金鐘佔領區,沒有了帳逢人氣,剩下一片殮房般的燈光。好多人說以後都不敢來這裏,我卻覺得快點刻服這感覺更好,不竟夏慤村不是我們的終點。
今早剛睜開眼還未起床就在報紙裏看見董橋的文章,昔日董橋未退休前每周都會因為他而期待星期天來臨。急不及待給朋友們發短訊問:「請問今天是什麼日子,為何蘋果有董橋」其中編輯B回覆說:「今天﹖自從他辭職後,我已沒有再買星期天蘋果日報了。」原來他都喜歡董橋,看過他的工作室的我,本不該驚訝,但還是heart skipped a beat﹣第一次遇上有人像我般會期待他的文章。感覺他是一個高level的貓珊(還有羅醫生、黃欣姐姐等都是),B編輯先生好像是貓珊v.10.0.
昨天還認識了一位攝記,一如過往認識的攝記和記者們般,都是充滿故事的人。作為受訪者的我往往聽了幾句後即自愧不如(心諗你做乜訪問我喎)他試過冬天去北極、南極採訪,又試過在利比亞個多月差點被軍人於武力鎮壓時打中;「福島中午地震,當天晚上已經到達現場,第二日又被老闆叫返出嚟。」因此在香港較混亂(旺角黑夜)的情況時,他們特別懂得找安全和有利的位置拍攝。因為雨傘運動而認識的朋友們都很奇幻,從花樣年華攝製師到Discovery Channel 主持人都有,連那天寫信拿來給我的新朋友也是在報紙上寫文章的,而且他們很多不過是二十來三十歲。傘下驚喜,不能盡錄。
又過了起伏不定的一周,清場那天很長很難熬。幸好絕望的晚上有白爪魚聽我開懷歡笑和流眼淚,除了白爪魚,還有三文魚、左口魚、油甘魚、帆立貝、夜半老街和最美好的001白酒。跟魚吃魚的時間心裏最安定。
今天是雨傘運動第七十五加二天,夏愨村被拆毁,但村民們的才華卻不會因而熄滅,願傘下的人能夠一直在這黑暗的小城中充當一盞盞吹不滅的小燈火。
Read more about the Umbrella Movement

2 comments:

回音石 said...

你們好!請問你們會再擺攤檔派發"夏愨村聲"第二期嗎?
很欣賞你們的心思! 大家繼續努力!

maomao said...

謝謝你呀,可能三十一號會擺,i'll keep you posted : ) thanks for your support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