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nday, November 1, 2020

鯨魚

七年前的這個時候,因為做訪問認識了鏗鏘集的director 翠娟。剛巧當時我的朋友的機構也做過鏗鏘集的訪問。

我和她都對翠娟的訪問方式唧唧稱奇,就是她會花幾個月時間認識那個議題,不會帶住「劇本」來訪問你。(當然我知道大多數記者沒有這種時間啦)
所以幾個月中我們一起去了不同地方,她也廣泛認識跟樹木有關的專業人士和街坊。那時我的日本朋友住在我家,她也跟住鏗鏘集記者一起坐巴士,做訪問,好懷念,超年輕的記憶。

是緣今早facebook 就提我幾多年前自己在做什麼(頗討厭的)五年前的今天,在坪洲做鏗鏘集關於親愛的樹Dear tree 的訪問。

昨天提到十二月的「船到橋頭生活節」- 是橫水渡連接的四個地方: 坪洲、芝麻灣、長洲和梅窩。

當我還在做建築保育工作的時候,有一段很病的日子,搬了去坪洲住(然後每天返中大工作。笑)勁遠,早上的船都是上班上學的人,大家都吃住蛋治魚蛋。晨早的坪洲極之fascinating.

聽說坪洲現在已是香港文青藝術家密度最高的小島 :P  

「這裹彷彿沒有碼頭,抵岸便是榕樹大廳,坐椅散落蒼老古槐樹下,大自然便是電影螢幕。

彎腰老婆婆拿着滿手鮮菜走過,四周黃椅、摺櫈、木椅、沙化每張不同,坐滿了天天相逢話舊,但仍不發悶的村民。空氣中有一種無所事事的慵懶。這時剛打回來的一盒魚被打翻了,鮮魚滿地,街坊們邊爭着取笑打漁婆婆,邊幫忙收捨,十數人團團圍着手推車,花貓卻安然站在人群間湊熱鬧。

一列榕樹末端天后廟戴着博古點點帽,看守廟內一條比我們高的鯨魚骨,沒想過當年大鯨魚曾游經這裹吧。 大街內差不多每家店都仍驕傲地展示百年老傳統木店招牌,地上舖着小花䃈磚,天花上乾貨已令人眼花瞭亂,桌頭卻仍分心賣鮮茶裸蔬菜。豬肉桌前臨時攤檔展示了過百塊大小翠玉,就像孩子隨意把家中東西拿出來擺賣般,兩位老闆坐在地上悠然談天,這是一片沒有美心沒有屈臣氏沒有小販管理的靜土。

老婆婆都坐在地上賣東西、又或在三輪車的後部售自製糯米滋food truck 正於全球盛行,香港卻仍對街道和食物管理如此潔癖,唯有在這小島僻鄉,才容得下老婆婆暗暗帶領潮流。沒有裝橫的秘店,連舊式鐵閘都懶得開盡,客人卻依然坐滿室內室外,但擋不住載着點心油香的蒸籠煙霧隨風四溢。

更難想像這個閒散的小廳廣場,曾經有多達三十種工業,十一間灰窰廠、還有火柴廠。玩具屋般的粉彩色小廟宇仍凌散地點綴今天小島﹣有金花廟、龍母廟等各種本土民間神明,還有大型的可愛祭慶。

坪洲沒有太多渡假設施,假日不像別的海島熱鬧,沒有任何私人汽車,居民只以單車代步。舊式圍村屋散落山上、小小灰窰廠長滿綠樹,不造作又充滿生機。

「街市尚未開門,但四周老伯伯老婆婆已攤開地氈擺賣剛釣回來的魚、剛成熟的瓜豆,以為可以跑完步回來才買,但不消半小時已經賣完,早晨市場讓路給從市區運來的菜肉。老伯伯的六時半菜檔則不是每天有「是前園收來的沙葛,青豆和紫蕃薯呀,收成賣完便沒有咯!」

早市過後沿海邊回家,一路都是長滿黃色、粉紅色、白色、紫色、淺青色的花樹,同一個香港竟然有一群人在過這樣子的生活、有一列樹全然盛放,絕對是一片淨土,只是淨土新來了兩個地盤,把樹群全砍清光,換成天藍色木板印着「給你建設更美好的香港」的字句,九時後便會開工,建設幢幢海前大宅...」
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