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nday, February 8, 2016

小說

到了今年,大概已經成了一種傳統,當其他人忙於拜年、行花市、煎年糕時,我會上山頂、吃沙律、喝咖啡、焗曲奇、行山和讀完一本小說。第一次遇上這本書是年初在香港機場,書背形容故事關於四個剛從美國有名大學畢業的年輕人一生,並提示將講述童年創傷對他們一生不能磨滅的影響(聽來很普通對吧),當時因為一個人去旅行,不想亦不敢帶一本傷心的書去,而我亦不是那種喜歡選擇可怕悲情、殘酷露骨故事來看的人。但之後不斷在書店再遇上它,網上好評如潮,華爾街日報、紐約時報、London Review Bookshop, The New Yorker, 衛報清一色載滿對這本書的讚賞、有讀者說讀完整本書後哭了整整一個小時,也有人一直抱着這本七百多頁長的小說睡覺,不願讓故事離去、有人說這是"strong contender for the award for the most depressing book I've ever read." 好多人說這將是一本畢生難忘的小說﹣雖然有多於一個朋友勸我不要讀這麼傷心的故事,但你話點可以唔睇呢.... 雖然曾經被書評騙過﹣就在這本前,就被騙了一遍,以為是一本關於生命和人道工作的小說,怎料是徹底「現代童話愛情小說」、盲目樂觀、沒有深度和層次,也許是因為被騙了,更加想看一本艱辛一點、真實一點的小說。
我把最後數十頁留待今早起床讀,很久沒有被一本書“carried my breathe away", but that's exactly what happened, 也可能是第一次發生,讀完那刻,剛練過心經和玉蜂針本來要去吃早餐,但卻一直坐着,久久未能把自己從故事中抽出來。
有些人可能讀到主角被多次性侵犯及出賣而哭,有些人可能因為他一直學不懂被愛而哭,但作者的文筆很清淨,從頭到尾沒有故意摧淚,不煽情,它漂亮在於準確地捕捉了許多人世間的休止符,好多該說但沒有說的話、該做但沒有做的事﹣及其後果,我喜歡這故事很真實,沒有童話式結局,雖然很多令人不安的虐待及自虐場面,要深呼吸才能把段落讀完,每次讀過一段都要停一停,編輯怕讀者不能接受,要作者 - 柳原櫻 - 減少那些片段,幸好作者堅持保留,沒有那些描述故事就不完整,角色就不立體了,而事實上掙扎就是那麼可怕的一件事, it makes you think that out there, these things are happening, in the real world. 這大概是一本好書和那些無聊小說的分別﹣有些情節感覺誇大了,令你不安,逼使你面對、就像把你釘在牆上,張開眼睛看清楚每一刀割在皮膚上的傷痕,提醒你這些事情正真切地在世界上某些地方發生中,只是我們大多數時間選擇自我屏蔽自己在安全地帶中。
這本書攝人之處不止是文筆潔淨,還有故事佈局方式,當你以為你認識了一個角色的全部,突然,她又從一段對話跳到許多年前的往事;當你因為某角色的無知自私而憤怒,作者又會突然跳進故事背後再背後的內心陰暗面,解釋那些你沒有想到的苦衷,沒有記起的背叛。故事不順時序,亦非從個別/單一人物角度敘事,但轉接很流暢,好像一個無聲但有力的旋渦,作者毫不費力地,不經意間把你輕輕地又不能自拔地再捲入一圈。By then, you know this is not an ordinary novel. 
世界上大多小說都是有始有終的「故事」,她寫的卻是充滿遺憾的人生﹣總覺得很少人在小說裏寫人生中的「不能夠」,大家都喜歡寫,只要有愛、只要你很努力,任何事都可以解決 but it was not the case here, and perhaps that's life, real life. 不過我還是覺得現實很少有那種程度,不離不棄的友情,一面讀起來還滿羡慕的﹣這是故事中最童話的部份了,但又覺得這種深厚感情在男人間或許是存在的。讀心理學的朋友尤其應該讀。
上月讀完When Breath Becomes Air,有書評說讀完那本書後好像失去了一個好朋友;但我覺得讀完這本書 - A Little Life - 後感覺好像失去了身體一部份一樣!
這本書除了很細緻地描寫到男孩子間的友情和童年陰影,也寫到法律、哲學、數學、醫學、藝術/游水、焗蛋糕、行路、自殘、存在危機、自殺、活着的意義等。
過去兩個月讀了五本日本小說,覺得這本以完美英文寫的故事中心其實充滿着日式小說簡潔震憾、冷酷和尖銳的靈魂。

之後讀了好多作者的訪問,每一篇都很有意思。
然後立刻開始下一本小說,更令我覺得 A Little Life 中,沒有一個字是多寫的,沒有一段文字是多餘的。

The reviewer in the Los Angeles Times felt herself unqualified to offer a judgment on the book at all beyond the fact that it was the only novel she had read as a grownup that simply “left [her] sobbing”. The sober New Yorker became uncharacteristically breathless in describing it as a book that could “drive you mad, consume you, and take over your life”. - The Guardian

Hanya Yanagihara: ‘I wanted everything turned up a little too high’ ﹣The Guardian
The Subversive Brilliance of “A Little Life”  - The New Yorker
A Little Life by Hanya Yanagihara review – relentless suffering - The Guardian
A Little Life: The Great Gay Novel Might Be Here - The Atlantic
A Little Life by Hanya Yanagihara review – unusual, uneven, unrelenting - The Guardian
A Little Life - The Man Booker Prize 2015 (Nominated)

No comments: